朝鲜元老金永南:三代辅臣的传奇一生

金永南,朝鲜政坛的一位传奇人物,于近日逝世。中国外交部对此表示沉痛哀悼,称其为“中国人民的老朋友”。作为解读朝鲜长期国策的关键人物,金永南及其家族在朝鲜政治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。他的故事,不仅揭示了朝鲜内部权力的运作逻辑,还体现了中朝关系中的微妙平衡。

在朝鲜,白头山血统的金氏家族(金日成、金正日、金正恩)是权力核心,但另一个“金家”——金永南家族——同样屹立不倒。这个家族堪称朝鲜政坛的常青树,在金日成时代多次政治清洗中幸免于难。金永南有两位弟弟:金鸡南和金斗南,三兄弟各自在外交、宣传和军事领域建功立业。

金永南家族的影响力如此之大,以至于在朝鲜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:如果你是一个不愿奋斗的年轻人,想飞黄腾达并一生无忧,最好的办法是娶金永南家族的女性后代。这并非夸张——这个家族是金家王朝的支柱,类似于周恩来之于毛泽东,但不同的是,金永南获得了金日成、金正日乃至金正恩的无条件信任,而非充满猜忌的权力斗争。

金永南的出生地存在争议。朝鲜官方宣称他生于朝鲜,以强调其“正统”身份。但日本占领时期资料显示,他出生在中国辽宁省。不管怎样,在朝鲜战争爆发前,他已在黑龙江求学,并作为志愿军战士入朝,担任朝鲜语翻译。

他的履历在此后变得扑朔迷离。从1950年入朝到1953年停战谈判前,他已被朝鲜劳动党派往苏联深造,主攻外交事务。这意味着在战争期间,他从志愿军转入朝鲜政府体系,并迅速获得信任。作者推测,这只能通过高层干预实现——很可能与金日成家族有深厚渊源,或许是祖上关系或姻亲纽带。

1956年回国后,金永南直接担任劳动党中央国际部课长(相当于中国中央外事办小组),负责外交情报总务。这在当时的政治清洗浪潮中尤为罕见:1956-1957年,金日成清洗延安派和中国背景干部,许多人被贬或流亡。但金永南毫发无损,一路升迁,至1961年成为国际部副部长。

金永南是朝鲜外交政策的灵魂人物。在中苏论战期间,他负责对苏和东欧事务,尽管有中国背景,却在中苏分裂中游刃有余。他不仅是金日成的外交智囊,还辅佐了金正日和金正恩。在金日成时代,他是排名第二的领导人,负责维系中朝关系。80年代,金日成与邓小平闹僵时,他居中斡旋,确保援助不断。金日成去世后(1994年),金永南主持治丧委员会,推动金正日上位。1998年宪法修改后,他担任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长,成为名义国家元首(金正日则掌控军权)。2008年北京奥运会,正是他代表朝鲜出席。

金正恩从瑞士回国后,金永南的弟弟金斗南(人民军大将)担任其军事导师。金永南本人则在外交上指导金正恩,包括推动美朝峰会。他的另一个弟弟金鸡南负责宣传部,三兄弟合力奠定金家王朝基础。

金永南家族的升迁轨迹令人惊叹:三兄弟均于50年代被派往苏联学习,回国后迅速掌权。金鸡南从金日成大学教授转入党中央宣传部;金斗南从炮兵副司令升为金日成的“军事秘书”,后转任金日成纪念馆馆长,继续辅佐金正恩。金永南的中国背景,使他成为中朝关系的“润滑剂”。在朝鲜想与中国闹僵时,他拉近距离;在中国欲放弃朝鲜时,他争取援助。没有他,中朝关系可能早已渐行渐远。他并非中国间谍,而是忠于金家王朝,但其经历确保了两国关系的相对稳定。

然而,他的去世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。2019年退休后,朝鲜外交已显独立迹象:与俄罗斯签订军事条约、派兵乌克兰战场、推动美朝直接对话。这些举动显示,朝鲜正摆脱中国影响,走向平等化。中国对朝鲜事务的话语权将进一步减弱。

金永南的离世,让朝鲜外交进入“纯金正恩时代”。对中共而言,这并非好消息——朝鲜可能更独立地与韩国、美国谈判。但从长远看,这一天总会到来。金永南作为三代元老,他的传奇一生,不仅是朝鲜政治的缩影,也提醒我们,权力传承背后的家族纽带往往决定国家命运。

来源:北京之春
作者:陀先润

本文转自:TNT时报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